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钢材行业

需求恢复有待验证,4月铁矿指数均价环比或继续回落

发布日期:2024-04-03 09:33:38   来源:本站原创

      3月铁矿石价格走势整体表现为震荡下行,港口现货价格指数表现偏弱于远期价格。截止3月29日,铁矿石62%澳粉远期现货价格指数97.8美元/干吨,较2月下跌16.62%,青岛港PB粉价格757元/吨,环比上月下跌16.81%,铁矿石期现价差收窄,月内多数品种即期进口利润小幅收窄。价格走势方面,3月上旬,终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钢厂利润收窄导致检修增加,铁水产量复产偏慢,负反馈压制铁矿石需求,价格承压下行。进入下旬,多地钢协发布控产倡议,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建筑用钢的成交量边际有所改善,市场悲观情绪有所释放,叠加钢厂厂内铁矿石库存已消耗至较低水平,存补库需求,铁矿石价格小幅反弹。截止3月末,铁水产量仍是近几年同期偏低水平,并且市场对4月份的铁水恢复信心不足,铁矿石价格受此抑制,进一步下跌。展望4月份,中国铁矿石供需面或将表现为供需双强的格局。从供应端方面来看,根据前期发运量及季节性推算,4月份到港总量较3月份有所增加,但增长的幅度相对较小;需求端方面,通过Mysteel对4月钢厂高炉的停复产调研,初步结果显示复产节奏或将有所提升,但是考虑到此前3月初市场对需求端乐观的回升预期就需要谨慎看待。综合到港口库存方面,虽然供需两端都有回升趋势,但明显需求端发力相对薄弱,整个供需差朝着走扩的趋势发展,港口库存累库的局面或将维持,港存有可能会突破1.5亿吨。价格走势方面,预计4月进口矿价格相较3月有所回落,具体走势预计会呈现为先涨后跌的节奏。4月牵动矿价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需求端的恢复程度。钢厂复产或将短期提升矿价的驱动,助推矿价在市场反弹时或有突出的表现,但伴随高炉复产的推进,成材产量提升有可能会阻碍下游钢材去库的速度,引发市场的担忧,有可能会再次形成负反馈局面。与此同时铁矿当下估值偏高,未来仍有继续下降的空间。另外宏观事件或将继续对矿价短期形成波动。

       本月黑色系价格整体偏弱运行,走势上呈现先跌后反弹再跌。3月上旬,终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钢厂利润收窄导致检修增加,铁水产量复产偏慢,负反馈压制铁矿石需求,价格承压下行。进入下旬,多地钢协发布控产倡议,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建筑用钢的成交量边际有所改善,市场悲观情绪有所释放,叠加钢厂厂内铁矿石库存已消耗至较低水平,存补库需求,铁矿石价格小幅反弹。截止3月末,铁水产量仍是近几年同期偏低水平,并且市场对4月份的铁水恢复信心不足,铁矿石价格受此抑制,进一步下跌。截至目前,62%澳粉指数为97.8美元/干吨,月环比跌幅16.62%;上海螺纹钢价格为3430元/吨,月环比跌幅为9.74%。钢厂利润方面,随着焦炭多轮提降落地,并且铁矿石价格跌幅远大于成材,钢厂利润小幅改善,截止目前,河北螺纹钢即期毛利为23元/吨。铁矿石期现方面,本月05合约基差明显收窄,截至目前,PB粉-05合约基差为17,月环比收窄2,收窄幅度为10.53%;进口利润方面,本月多数品种即期进口利润收窄,以PB粉为例,截止3月29日,PB粉即期进口利润为-1元/吨,月环比收窄17元/吨。

       本月铁矿石基本面点评:3月中国铁矿石基本面表现为供需双弱的局面。供应端方面,3月进口矿全球发运节奏并未减弱,环比2月持续上升,反观日均到港量稍有回落,但二者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增量。需求端方面,钢厂上游生产表现下来整体不尽如人意,由于下游需求始终处于疲软态势,国内钢企成材去库情况也表现出分化,但大多数成材库存仍旧偏高,这也就导致部分钢企先前计划复产的高炉不得不择期执行。与此同时也有部分钢企因成材销售困难临时增加了高炉的检修,在此影响下3月高炉日均铁水不增反降。月内钢厂库存整体朝着去库的方向发展,和2月相比钢厂海漂库存数量有所下滑,大多数钢企通过港口端积极地提货来满足自身生产需求,当下钢厂总库存基本接近于去年同期水平。综合表现到港口库存方面,虽然供需两端均有下滑,但从同比的角度去看明显需求端表现更为疲软,港口上压港船只数量明显比以往要高,导致港口卸货效率基本维持在高位,比起港口出库量,卸货数量明显要更多,最终3月港口仍以累库收官。从市场行为方面来看,3月市场交易氛围相比2月有所回升,但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较,有着巨大的差距。一方面需求端恢复整体不如预期般向好,铁水产量不增反降的表现阻碍了市场上铁矿石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当前多数钢厂仍以消耗自身库存为主,今年在库存运营模式上多数钢企表示仍旧按照低库存来执行,这也使得钢厂以往的刚需补库需求也在边际性转弱。

铁矿石到港量:3月份45港到港量绝对值环比小幅增加,预计3月份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量为9851万吨,月环比增加18.5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加98万吨;日均到港318万吨,月环比减少21.3万吨。2024年1-2月份45港两港卸修正后,我国45港铁矿石到港量19655万吨,同比增加2114万吨,增幅12%。根据前期发运量及季节性推算,4月份到港总量较3月份有所增加。铁矿石发运量:3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环比增加,预计3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量为13268万吨,月环比增加1535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加92万吨,处于近三年同期偏高位置;日均发运428万吨,月环比增加23.4万吨。根据季节性规律看,2023年4月份日均发运量397.7万吨,环比减少27.3万吨;2022年4月份日均发运量418.9万吨,环比增加11.2万吨;2021年4月份日均发运量397.7万吨,环比减少27.3万吨;预计今年4月份全球发运总量达1.24亿吨,日均发运量414.5万吨,环比减少13.5万吨,同比增加16.8万吨。

     铁水产量:3月份预计Mysteel247家样本钢厂铁水产量总量环比增加383万吨至6871万吨,日均铁水产量环比下降2.1万吨/天至221.6万吨/天,降幅0.9%。具体到区域来看,本月除华东、华中以及西北地区有增量外,其余统计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量,其中华北区域减量最为明显。3月需求端表现整体不尽如人意,由于下游成材需求整体表现依然疲软,全国钢厂成材出库去库情况也是大相径庭。部分地区的钢厂成材销售确实有所好转,也因此带动了高炉的复产,加大生产力度。但是仍有许多钢企表示下游订单表现整体较差,场内成材库存仍旧偏高,先前高炉的复产计划也不得不择期再执行了。在这期间更有钢厂因为成材销售困难不得不临时选择检修高炉来缓解成材库存的压力。因此即使复产高炉数量整体确实有所增加,但是新增的检修高炉数量将铁水的回升空间给消耗了,导致铁水产量整体不增反降。从市场行为方面来看,3月市场交易氛围相比2月有所回升,但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较,有着巨大的差距。一方面需求端恢复整体不如预期般向好,铁水产量不增反降的表现阻碍了市场上铁矿石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当前多数钢厂仍以消耗自身库存为主,今年在库存运营模式上多数钢企表示仍旧按照低库存来执行,这也使得钢厂以往的刚需补库需求也在边际性转弱。当前大多数钢厂依旧朝着进口矿低库存的方向去运营,整个3月的海漂库存数量有所下降,钢厂通过在港口积极地提货来满足当下的生产,247家钢厂总库存数量已经基本接近去年的同期水平。

    3月中国45港铁矿石库存整体延续了去年10月中旬至今的累库趋势,累库幅度较2月有所放缓。截止3月28日,45港铁矿石库存总量14431.2万吨,较上月底高538.5万吨,比今年年初库存高2186.5万吨,比去年同期库存高970万吨。本月45港铁矿石库存表现为累库趋势,到港量环比小幅增加,月均疏港量回升幅度较小,45港库存持续累库,但节奏有所放缓。短期来看,供应端,4月铁矿石发运量预计环比有所下降,同比表现为增量;综合前期发运、海漂库存及到港比例来看,45港到港量预计表现为同环比增加。需求端,4月份初部分钢厂高炉复产,但整体铁矿石消耗仍低于去年同期,或难以突破库存平衡点。供需影响下,4月港口库存预计保持累库趋势。

    平衡表推演:展望4月份,中国铁矿石供需面或将表现为供需双强的格局。从供应端方面来看,根据前期发运量及季节性推算,4月份到港总量较3月份有所增加,但增长的幅度相对较小。需求端方面,通过Mysteel对4月钢厂高炉的停复产调研,初步结果显示复产节奏或将有所提升,但是考虑到此前3月初市场对需求端乐观的回升预期就需要谨慎看待,当前成材下游需求并没有展示出很乐观的信号,若下游需求疲软的情况维持下去,那么复产的节奏还是有可能会被继续打乱,铁水产量或许会低于当下的预期值。综合到港口库存端,虽然供需两端都有回升趋势,但明显需求端发力相对薄弱,整个供需差朝着走扩的趋势发展,港口库存累库的局面或将维持,港存有可能会突破1.5亿吨。价格走势方面,预计4月进口矿价格相较3月有所回落,具体走势预计会呈现为先涨后跌的节奏。4月牵动矿价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需求端的恢复程度。由于当下部分钢厂点对点有了一定的利润,将会促使高炉发生复产,需求端的回升短期会加强进口矿价格的驱动,当市场出现反弹时段,矿价有可能会有突出的上涨表现。但与此同时上游复产将会使得成材的产量再次提升,在当前下游需求走出疲软趋势前,导致成材端库存去化再度受阻,进而引发市场的担忧,届时有可能会再度出现负反馈行情。另外从估值的角度出发,当前的螺以及焦矿比均表现出高估值的局面,尤其是近期焦炭第七轮落地,铁矿石在黑色品种中渐渐回到此前高估值的情况,未来向下修复的空间相对较多。最后4月市场宏观层面政策消息仍旧较多,上旬国内的社融数据与物价指数,中旬的美国CPI指数以及欧洲央行利率决议还有下旬的中国LPR等等都有可能会在短期影响矿价的走势。

相关文档: 暂无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