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市场价格经历了阶梯式下行,原料强于钢材,行业效益再创新低。2023年钢材市场市场的消费亮点主要体现在以前端基建弥补地产需求的下滑,出口缓和国内供需压力,同时伴随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几个方面。而2023年的整个钢铁市场产业格局延续调整态势,不管是主动或者是被动调整。在近日举办的2024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业内人士从价格、供需、产业格局等方面,对于2024年钢材市场走向给出了展望和判断。
螺纹钢。供应:电炉利润修复;需求:库存持续去库;策略:短期震荡。
原油。供应:欧佩克+与美国的原油产量均超预期;需求:暖冬预期,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暂停;策略:震荡下行。
回顾2023年全国建筑钢材市场,万超认为2023年建筑钢材逻辑点主要体现在由于国际形势日趋明朗、国内缺乏产业利好政策,投资流向开始发生明显转变,制造业强于基建强于房建;建筑钢材用钢需求虽有托底力量但缺乏爆发力,导致整体利润预期不足,基本面驱动力量孱弱,促使市场处于依托产业政策进行自主调节的周期,后通过维稳房地产,着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提振投资者信心;最后产业政策和基本面同步改善,2023年建筑钢材市场呈共振态势。
紧接着,他认为今年建筑钢材市场成本长时间居于高位,利润率长时间处于低位,螺纹钢(3933, 1.00, 0.03%)企业生产利润同比转差,建筑钢材成交量环比改善,同比微降;螺纹钢累计产量同比大幅下降,螺纹钢总库存同比下降1.26%,去库幅度超预期。
展望2024年,万超预计2024年度建筑钢材需求恢复有所改善,价格或稳中向好。其中铁水下降空间较为有限,螺纹钢产量窄幅波动;钢厂直供能力强,非市场流通环节仍有韧性,但流通环节缺乏亮点;建筑钢材净出口明显增加,库存走势趋同于去年同期。而房地产各项指标低位运行,投资放缓,拖累经济发展,但政策适时宽松,利好信息频出。基建投资平稳增长,弥补部分地产用钢需求,但基建投资增速从今年下半年起已开始趋缓,且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以逐步趋于饱和,未来投资增速或继续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