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钢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和经营困境。为应对市场变化,提高行业竞争力,一些钢厂纷纷采取刀刃向内的策略,压减退出亏损企业。这一举措在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盈利能力提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宝武
中国宝武2023年9月22日消息,宝武下属企业(含托管单位)数量约1000户,家大业大管理难度大,持续精简法人数量、压缩管理层级,有效防控了风险。这几年宝武坚持“从严管理、应压尽压”的工作导向,每年都压减退出了全资控股企业100多户。宝钢股份、宝武资源、宝钢包装等单位今年又实现清理退出了一些境外持续亏损的子企业。
2022年7月13日,中国宝武公众号消息,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压减工作以来,宝武至今已压减全资控股企业370户、参股企业150户(不含托管单位),为集团提质增效、竞争力提升、风险防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宝武压减退出工作的实践与成效多次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表扬。
马钢
2023年8月18日马钢日报的报道显示,马钢深化整合融合,变革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追求极致效率、创造极致效益,为抵御风险、创造价值、引领行业赋予新动能。还提及,一总部多基地管控模式基本构建,法人压减、参股公司瘦身有序有力,累计压减法人18户,退出参股企业16户。
首钢
首钢新闻中心2023年7月5日消息,“十三五”以来,首钢集团共退出企业372家,累计剥离不良资产约165.00亿元;压缩产权层级,基本实现了境内不超四级、境外不超六级;连续七年被评为市国资委疏解退出专项工作优秀企业和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在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度地方“双百企业”评估和北京市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评估考核中,均获评“优秀”。
新钢
新钢集团2023年5月10日消息,为将国务院国资委部署落到实处,2022年5月,新钢成立“资产清理退出办公室”。2023年4月止共压减子企业32户,子公司清退率超过30%
包钢
据包钢集团2023年3月29日信息显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间,包钢集团公开处置闲置资产402项,资产增值3297万元;通过报废、盘活、租赁等方式处置59条闲置产线,盘活资产价值4.95亿元。实施“四降两提”工程,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造血”能力,累计降低各类成本90亿元以上。压缩管理层级及低效无效人工成本,优化机构设置和用工结构,在岗职工减少3238人,累计压减企业75家。
本钢
2022年12月17日的辽宁日报报道提及,鞍本重组后,本钢打出“组合拳”,重塑治理结构。通过大部制、总厂制、扁平化系列改革,各级机构进一步精简优化,企业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全新打造板材、北营、矿业3个独立运作的主业板块,整合59户多元子企业形成10个专业板块,压减48户法人企业、比例超过1/3,管理层级压缩至3级。总部编制压减41.2%,作业区级机构总量精简36.4%,本钢的活力动力全面迸发。
山钢
厚道山钢报道,截至2022年3月份,实现17户非主业企业退出(含重组),确保年度非主业营业收入占比控制在10%以下,提前完成非主业资产清理整合三年行动计划(2019.8-2022.7)。同时还提到以下内容,未来三年继续压减法人51户、退出参股企业37户,每年可节约投资成本近亿元。
减退出企业的意义
压减退出亏损子企业,有助于企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有些子企业可能运营不善、亏损严重,成为整个企业发展的负担。通过压减退出这些亏损的子企业,可以将企业的资源集中到核心优势领域,提高整体效益。同时,可以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减少层级和冗余,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灵活性。通过压减退出子企业,钢厂可以将资源和精力更加集中在自身的核心业务上,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