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9日—30日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上,钢协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钢铁市场需求情况及下半年展望》专题报告。该报告显示,上半年,下游行业钢材需求同比小幅下降,但整体呈逐步企稳趋势。从主要用钢行业运行情况来看,建筑业中,房地产行业钢铁需求继续下降,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支撑,但仍难以弥补房地产需求下滑缺口,建筑业钢材消费同比下降3.9%;制造业中,船舶、汽车、家电表现良好,集装箱行业大幅下降,制造业钢材消费同比增长3.3%。总体来看,上半年下游行业钢材消费同比下降0.6%。该报告预计, 下半年下游行业总体钢材消费量同比下降0.9%,大致将保持平稳。其中,建筑业钢材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0.4%,制造业将同比下降1.4%。从全年来看,2023年钢材消费量将同比下降0.8%,呈小幅下降趋势。其中,建筑业钢材消费量将同比下降2.2%,制造业钢材消费量将增长0.9%。
2020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影响,下游行业钢材需求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不过,该报告认为,下游行业钢材需求中也不乏一些新的亮点。
下游行业钢材消费结构性出现新变化。近两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结构调整,在长期转型和周期波动交织下,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整体市场下行明显。与2020年相比,2022年房地产投资下降6%、新开工面积下降4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3%、土地购置面积下降61%。在此背景下,与2020年相比,2022年建筑业钢材消费量下降14%,制造业消费量增长4%。因此,建筑业钢材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58%下降至2022年的53%,制造业由42%增加至47%。预计2023年建筑业钢材消费占比仍将下降,制造业保持上升。按照当前下游行业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内建筑业钢材消费占比将降至50%以下。
钢结构行业继续保持增长。近年来,我国钢结构发展较快,每年需求量增长约10%,2022年钢结构加工量首次超过1亿吨,达到1.01亿吨。据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的《钢结构行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到2025年底,我国钢结构用量达到1.4亿吨左右;到2035年,我国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亿吨以上。钢结构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将是未来钢铁消费增量重点,利好中厚板和型钢市场。
新能源汽车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需求量增加。随着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充电桩“下乡”等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推进下,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28%,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占比达到20%的目标。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对原材料需求出现较大变化。由于新能源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及其他相关部件,增加了电动机,汽车行业对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需求量增加。2022年,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消费量约75万吨,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大幅增长,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需求仍有增长空间。值得关注的是,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能也在快速扩张。
新能源用钢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从实际调研情况看,这一目标有望提前实现,并且未来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风电用钢年需求量约500万吨,品种以中厚板、硅钢为主;光伏用钢年需求量约150万吨,品种以型钢和管材为主,光伏支架一般选用碳钢热浸锌板、铝合金和不锈钢等材料,目前锌铝镁材料正逐步被市场认可。
造船行业发展带动高端钢材需求。目前,我国船舶行业三大指标均处于世界第一。随着我国船舶行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高端船舶接单量持续增加,对高端钢材品种需求也在提高。随着我国大型集装箱船订单的增加,大厚度船用止裂钢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双燃料船顺应环保趋势快速发展,其中LNG燃料罐带动9Ni钢需求增加,同时以高锰钢为原材料的LNG燃料罐也在加紧推进产业化;LNG船需求大幅增加,殷瓦钢和不锈钢波纹板需求增加;新型海工钢需求增加,深远海养殖装备快速发展,塔筒及导管架用钢和深远海养殖装备用钢需求将有一定增长空间。